一、孩子的审美品位,才是终极的教养
2.只有在一个有美感的环境里生活,才能成为心灵高贵,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美好气息的人。很难想象在一个毫无美感的环境中,能成长出举止,气度、谈吐不凡之人。现在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审美水平却依然令人担忧。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够孕育出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
3.一个人不懂得审美,便可以容忍自己衣着邋遢,自己的房间杂乱无章;一个社会不懂得审美,就会脏乱差,建筑不美,街道不美,整个城市也不会有韵味。美育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爱美,绝不是一位的追求奢侈,铺张浪费。无数装修昂贵的房子却毫无美感,也有匠心独运的人讲朴素的房间装点的非常雅致。品位不是花钱能买来的,是常年累月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而成的。
5.爱美,也不是一件高冷的,难以达到的事。周末不要宅在家,去爬最近的山,看最近的海,都是自己接触美好事物的一次机会。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等,相信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却会藏在他的脸上,浸润他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他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而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去绘画,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才是我们灵魂的构成部分,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
二、兴趣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谁都知道,最优秀的学习品质莫过于兴趣了。但兴趣不是天生的,人是天性好奇的动物。孩子学习开始阶段对钢琴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新鲜劲过去了,拿什么来维持学习热情呢?——兴趣。所以早期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兴趣。如果一个阶段过去,孩子说我对音乐对钢琴没有兴趣了,这就是在说:教学是失败的。把兴趣看成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是老师和家长应该树立的观念。
三、钢琴课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任何一门课程
学校教育采用的班级授课制,几十个孩子在一起学习,有氛围,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因素,每节课的容量都会很小,学一点巩固一点,类似“少吃多餐”。孩子学习起来会很轻松。
启蒙阶段钢琴学习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不适于采用集体授课,一般都是采用个别授课加课后练习的方式。由于是个别授课,会特别有针对性,学习容量又很大,所以仅仅依靠课堂几十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离开课堂后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学习的正常进展。课堂学习基本上是开个头,领进门,主要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后,都是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的。练习过程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个艰巨的任务通常都是由家长协助完成的。所以,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
四、家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果家长和孩子一起学,更能体会到学琴的甘苦,可以对孩子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情绪状态作出准确的判断。
多情感疏导,少知识技能辅导。“高高兴兴上琴,快快乐乐离开。”这是最佳的练琴状态。家长在孩子上琴前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这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被训斥后赌着气的孩子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高高兴兴”是相对浅表的情绪体验。练琴结束,经过丰富的音乐体验后,孩子有了收获,这是相对深入的情绪体验,可以称得上“快乐”。家长工作的重心在情感,不在知识和技能。知识技能的问题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或到课堂上交给老师去解决,即使家长知道很多相关的知识技能,建议也不要指导孩子。最多只能指出问题,但一定不要教具体的细节。对家长的过分依赖,会降低孩子的课堂学习能力和动力。
多观察,少干预。在孩子的练习过程中,家长应尽可能少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观察者的角色。必须不做的事有:
(1)帮孩子翻书;
(2)教孩子认谱;
(3)帮孩子数拍。
家长要重点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包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学习方法的优劣。
恰当的鼓励与批评。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所谓恰当,有两个要点,一是准确把握鼓励与批评的时机,二是要具体,不要泛泛而谈。
五、学习钢琴是探索音乐的世界
有人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学习钢琴是一个探索音乐世界的过程,探索这个世界需要探索者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探索音乐世界的同时,孩子也是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美好的音乐和人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所说的陶冶情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既然是探索,就不要在意孩子的偏差、出错,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尝试,敢于弹出自己想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练习。
既然是探索,认知方面的疑问都可以自己先拿主意。错了到老师那儿再改,没什么大碍。事实上,音乐学习中,很多认知领域的进步都是与演奏操作同步获得的,不存在许多人认为的先理解再演奏的程式。
六、孩子的生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开始钢琴学习后,孩子的生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练琴成为孩子每天作息的一部分。学琴以前,除了在幼儿园或学校的时间外,孩子在家的作息安排可能有:作业、娱乐(游戏、看电视等)、阅读。作业是巩固学校学习的成果,一般都很有针对性,而且第二天老师就要检查,这个时间是不能受影响的,能做的只是在效率上的提升,原来需要60分钟完成,现在能否减少到50分钟甚至40分钟?课外阅读很重要,其他任何形式的学习都不能代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建议保持每天20-30分钟的量。如果学生现在还没有阅读的习惯,建议和练琴一起把它建立起来。学习钢琴是通过音乐理解心灵和世界,阅读是通过文字理解心灵和世界。两者殊途同归,但不能互相替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