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和招收新生时经常听到家长们提一些令人“左右为难”或“啼笑皆非”或令人“痛心疾首”的这样那样的要求和问题,下面我们列举10条:
一、老师您几级呀?
这是家长们问的话中最可笑、可气的一句!因为,专业的人,是没有“级别”一说的!专业人士是不会热衷去考级的,考级都是业余的哦!
因为音乐讲究的是“综合修养”。这个是“无法量化”的!!这就好像你看没有哪个画家是“什么级别”评定的标准定出来?
同样,一名合格的艺术家是靠的多年的艺术积淀、多年的艺术教学、多年的综合经验,包括本身的文学、艺术修养等等太多方面的“综合修养”。所以不要用一句简单的“您几级啦”这样一句话来衡量一位老师,因为在钢琴老师看来这样“随便”的一句话听起来不仅十分刺耳,而且充满了不尊重!
二、老师您弹一段呗给我们孩子熏陶熏陶!
这个也让老师们很无语!又同样陷入了单一“量化”怪圈里了!真的要熏陶孩子吗?其实对老师的“不信任”和“考核”性质暴露无遗!且不说这种“考核”对不对,单就考核的本身就很有很多问题:
1、首先此一行为本身就充满“质疑”、“不尊重”,想象一下您去找到但昭义教授学钢琴,难道您会要求他给您弹一段欣赏欣赏?不把你骂出来才怪!
2、老师弹得很好就一定得教的好吗?这个还真的十分不确定!朗朗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大师班基本就是他的演奏课、炫技课。而真正业界有名的大师班教授课像赵晓生、但昭义、周铭孙这些著名教授都不是演奏型的专家。(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教学根本没有大量的时间去保证那么好的演奏!这也是为什么演奏、教学很难两全的原因。)
3、老师怎样算会弹,弹几首流行算不算会弹?其实真正懂钢琴的家长几乎没有。好多时候孩子来回课我们听家长的话就能窥见一斑:啊?我明明听见在家弹得很好呀怎么您说弹得那么差?家长这么说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懂,也就是老话说的“外行挺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老师您弹一段我们听。呵呵,说实话,真的随便糊弄您的那种老师您还真听不出来!话又说回来了,听出来了又怎样,能证明老师教的好吗?
三、老师您用什么教材呀?
这个是最近三年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了。为什么早些年没有听家长问这个?原因在于最近10几年我们国家不像早些年的钢琴教材只有老三样——《车》、《拜》、《哈》,最近些年除了《汤普森》又相继有《巴斯蒂安》、《菲伯尔》、《快乐钢琴》等的美国教材引进来,形成家长们一味的“追新”的奇怪现象!其实我想说的是:
1、这些新教材有一个共同点大多都是初级启蒙为主的教材,后期必须与传统教材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这些教材也是各有优、缺点的,不是一定适合您的孩子!比如:《巴斯蒂安》教程,如果是乐感好、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启蒙根本不适合此一教材,还有,这套教材和《快乐钢琴》一样到五线谱的衔接阶段如果老师不会用的话会出现很严重的识谱问题!到时候会对孩子兴趣和信心造成不利影响。
2、除了适用问题,还在于会结合、会活用问题。昨天就有一老师发来视频让我帮看看孩子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我一看就是“死用”教材的结果,后来我告诉他自由转为合适孩子弹得调孩子立马好多了!还是那句话:如果是不会“举一反三”的活用,那再好的教材也没用,而如果会“会活用”、“会结合”的老师《车》、《拜》、《哈》一样可以做出很多变化、发挥超能量的功用!所以你问老师使用什么教材没有必要,好的老师自然会根据孩子情况去“阶段性”选用合适的教材。
四、“你们学音乐的真轻松,玩着就把钱赚了
以为学艺术真轻松确实是太肤浅!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没有个10年20年的“修炼”是成不了 “家”的… … 练好琴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拼的就是耐力、要的就是“坚持”二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啊,学音乐学到高处是需要“天赋”的!!绝不是你愿意付出就可以… …
五、我们来学什么?怎么学?有教学计划吗?
只能说很倒,这种一对一的钢琴教学不能说没有计划但绝不会像一些大班课一样安排好的教学计划照着走,一对一的特点就是能随时根据孩子的状况、特征随时调整、变化,体现的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真的是按照计划去教学就失去了一对一的意义了…
六、你这个课费打折吗?我刚才问过了人那边才…钱,给打个折呗;要么就是那种的:3120元哪,那给3000元整吧,看您那么小气呢,您这个老师真不会做生意!
我想说的是:首先,我们教学还真不是做生意,教学决不能和“功利性”挂钩起来!第二点要说的是老师不是差哪一点钱,这个不能等同于商业起来,价格是老师人格、价值的体现!老师给孩子上课也不能打折不是吗?还是“尊重艺术,请勿讲价”吧,尊重是相互的!
七、我们什么时候能学会?就能弹个曲子就行什么时候能学会?
遇见这种的我根本没法回答!关键是家长问的在哪个标准上?家长自己肯定说不清楚,老师更不知道您说的就弹个曲子是“多难的”曲目?如果是简单的单声部小星星、小羔羊什么的有灵气的孩子一节课就能会弹!但即使是简单的织体也得要20节课左右,这还是说相对乐感中上的孩子,但最简单的单声部曲目也有学好多节课还没学会的孩子!每个孩都不一样,这个差异非常之大,家长非要一个标准答案还真没法“给”!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太爱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琴!太爱跟别人去攀比,攀比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毁掉一个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八、“哎呀,我家孩子文化课不行啊,这不,一上高二就赶紧学画画/唱歌,只能考艺术专业了。
想走专业音乐的路是需要“天赋”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天赋即使音乐学院毕业了也不会有所作为的,所以学习音乐还是要放平心态的。不是说没有路走了去学习音乐艺术就会走的通,艺术的路岂不知更难……
九,“其实你们弹钢琴阿,拉小提琴阿,也不难,就是练,多练指法,自学就可以,我是没有时间,有时间我也自学”我们孩子他爷爷就是自己就会了!
首先是错误的“概念”,学习专业的艺术课程还是要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才行,一旦学歪了再纠正非常之难,如果 “多练”就可以成功的话音乐学院还有开设的必要吗?其实专业学习学得不是曲目而是——“方法”二字,不然只会南辕北辙,越练越差……
十、我准备小学别业前让孩子考完十级,您看行吗?
我们教课最怕遇见这种的 家长!考级本身的目的是让孩子学琴有个奔头,阶段性的也有个检验,保持兴趣是最重要的目的。
我有一个家长在孩子遇见瓶颈要放弃时跟孩子促膝深谈了一次,她说:你学琴妈妈不是希望你能成为什么家、搞什么专业,就为了一个你能够喜欢就好,我希望“钢琴能成为你一辈子的好朋友”!说的多好呀,她妈妈说当她说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孩子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转了。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言放弃,我教她也没考级,孩子因为没有时间练琴,我们就多利用假期弹一些曲目,孩子还经常在学校的大厅里去弹奏钢琴,现在钢琴真的成为了她的好朋友!
还是那句话,“学钢琴”千万不能功利心!功利心了孩子的学琴就变成了为了考级而学,且不说拿的证书有没有用,一直“拔苗”就学琴本身就成了一个繁重而无趣的任务,所以很多孩子考完十级再也不碰琴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我想提醒家长的是:由于考级机构的考级体制的原因,造成考级曲目的安排跟两样事情不挂钩而这两样恰恰是学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和教学进度不挂钩——一味的考级拔高去了,每年那点时间光去练那几首曲目,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走“真正教学的进度”!
2、与兴趣不挂钩——天天就那几首曲子,因为没有时间练习基本功和“该弹的练习”很多曲目实际上是在“死磕”、“硬来”当中的。更不要说什么音乐、音色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孩子们的实力实际很低,却愣是在弹一些“高级曲目”,就孩子们的“能力”和“修养”来说怎么可能胜任?剩下的只有死磕…试问这样的学琴、练琴何来兴趣?
总结:
其实现实版的“奇葩”现象和问题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只就一些突出的问题做一归纳,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吧。
转自: 贺老师音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