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弹奏细分起来可以很多,但最基本的却可归为3种。
即:
非连奏,即 “颗粒性”弹奏法;
连奏,即歌唱性弹奏法;
断奏,即跳音弹奏法。
非连奏的声音效果
结实、明亮、集中而富有颗粒性。
借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那种晶莹透明的声音来描绘非连奏的声音效果是非常贴切的。
对声音效果有明确概念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训练练习中必须确立的声音目标,是检验我们弹奏法的学习和运用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所以,给孩子们听好的演奏,认真地记住老师示范和要求,在练习中强调孩子用耳朵鉴别,对学习掌握基本弹奏法都非常关键。
非连奏的触键要点
非连奏的触键要点可归为4点:
1、触键的指尖要牢固,使之具有一定坚硬度;
2、抬起手指,使指尖与琴键具有一定挥动距离;
3、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具有一种爆发力,使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
4、触键面小,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传力非常集中。
非连奏的学习与辅导
根据以上触键要点,学习非连奏方法要抓住3个关键环节进行辅导。
第一、强调抬指。
抬指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
基础训练中,手指击键的发力部位只要是第三关节(即指掌关节)。没有经过弹奏训练的手,不会天生具有演奏钢琴所需要的手指独立挥动能力。从手指动作本身而言,这是运动技巧范畴的训练,按照运动技巧训练的规律,大运动量是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初学者强调把手指抬高一些,强调手指起、落动作的清晰明确是必要的。
第二、指尖牢靠。
懒散和松软的指尖状态是初学琴人的通病,幼儿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指尖瘫软,指甲关节因不牢固而凹陷,击键的力就会因手指支撑的软弱而散失,使声音疲软、松散。
非连奏的指尖准备应该保持一种放松而不瘫软,牢靠而不过分紧张的状态。当然,掌握这种适度需要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过紧或过松都会反复出现,而进步只能在曲线发展中慢慢取得。
第三、快下键。
快速敏捷而有力的下键是掌握非连奏弹奏方法最困难的任务。
用两个音的符点节奏音型练习手指的快速击键,是良好的训练方法。如:指法可分别从1.2指,练到4.5指。要求两者之间连接既快又清楚,练习时,谱例所提示的节奏型只是一种参考,运用时的实际掌握原则应该是使短音符尽可能短(但必须清楚,结实),而长音符几乎可以停顿两拍。这样听得长些可以帮助为下一次作好准备,如果用这种音型写练习又怕误以为是装饰音练习,其效果和要求又是另一回事了。
需要说明,非连奏的熟练应用实际上同快速手指技巧相联系的,学会非连奏的基本弹奏方法仅仅是入门。非连奏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将涉及到一系列手指运动素质的根本性训练,它需要专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