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琴 » 如何让孩子学钢琴坚持下去

如何让孩子学钢琴坚持下去

前几天在聚会上,几个小朋友表演钢琴。站在旁边的一位上10年级的小姑娘对妈妈说:“你看我小时候也学过琴,现在却什么也不会弹了。”妈妈说:“是你小时候不要练琴,不愿意学呀!”“那你可以逼着我学呀!”我们可以想像,这个孩子在幼儿学琴之时一定和妈妈有不少冲突,最终放弃了,现在她长大了,遗憾自己没有坚持,家长也连带被埋怨。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半途而废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没有坚持下来呢?天赋不够?老师教得不好?

有位家长这样回答:主要原因在家长,是家长不能坚持了。钢琴学习说到底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当然没有看电视、打电脑游戏来得轻松愉快,孩子在钢琴学习中一定会出现畏难情绪,一定不愿意练琴。于是,家长便和孩子发生冲突,如果孩子妥协了,钢琴就学下去了,反之,家长妥协,不愿意跟孩子再较这个劲儿了,并伴着“孩子没有兴趣,我也不逼了,由他
兴趣发展吧!”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便终止了钢琴学习。

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但任何一种兴趣所维持的时间也都不会太长。兴趣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孩子想学钢琴的初衷很可能是因为邻居家的Anita学钢琴了,或是偶然看到过一个漂亮的大姐姐会弹钢琴,而并不是孩子真的非常喜欢弹钢琴,或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弹钢琴对他有多少益处。初学钢琴的新鲜劲一过,拼的恐怕就是家长的毅力了。

当然了,这“拼毅力”也是有方法的。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对一般琴童而言,最难的就在于如何使这兴趣持久,使那些凭着好奇学习音乐,或者对音乐并不那么感兴趣的孩子产生兴趣。在这一点上老师、家长需要通力合作。

教师的钢琴课当然要上得生动有趣。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孩子虽然不爱练琴,但是喜欢钢琴老师,喜欢上钢琴课,所以坚持学琴。

家长在孩子学琴时,要多鼓励,少用否定性的评价,在赞扬的基础上提出要求。例如,“这遍比上次弹得好多了,但是这里的指法错了,我们再来一遍,一定把它改过来。”“妈妈越来越爱听你弹的这首曲子,可老师为什么在这里画了个圈呢?我们把这个敌人消灭掉!”

多为孩子创造当众表演的机会也是一个提高孩子兴趣的好办法。享受成功、成为焦点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对孩子也不例外。在掌声中,孩子体会到演奏的快乐,练琴的兴趣自然会大增。再加上看到比自己弹得好的小朋友时,不服输心理和看到不如自己小朋友,怕被超过的心理,都能使孩子的学琴干劲持久一些。

许多孩子都喜欢听《献给爱丽丝》,都喜欢听克莱德曼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经常可以听到。八音盒、闹钟、手机铃声,公共场合常常选用这些曲目。熟悉的便容易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孩子都想弹《献给爱丽丝》,把《献给爱丽丝》当成自己学钢琴最大目标的原因。同样道理,让孩子多听音乐,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会增加孩子们的兴趣。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时,不妨打开音响,让音乐成为背景音乐;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伴着轻柔的音乐聊天,何尝不是乐事。在这种无意识的音乐熏陶下,听音乐、练钢琴就少了些许强迫性。

其实,孩子不论学习什么,教育观点和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殊途同归,只不过你选择了钢琴,我选择了画画,他选择了国际象棋、溜冰,媒介不同罢了。认同了这一点,作为家长可能就不会以“我的孩子对学钢琴没兴趣”为由而今天让孩子学溜冰,明天让孩子学画画了。既然家长让孩子学习某一门技能时,往往不要求其成为专门家,那么,不论选择哪一项都是对
的,能否取得效果就要看如何做了 ?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钢琴学习也不例外。

不少家长都是门外汉,在钢琴老师的选择上带有盲目性。邻居的女儿、同事的儿子正跟某老师学琴,我们也就拜师于他吧!或者一心找个钢琴水平特高超的,心里暗想自己的孩子离钢琴家不远了
然而,家长必须要了解几个关系:老师本人演奏水平高,不代表就一定能教出好学生;老师演奏水平虽然一般,很可能非常善于教学生。那么在孩子的初学阶段,我们宁可选用后者。同样,年龄也不代表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少家长非常“迷信”老教师,认为他们经验丰富,但老教师很可能有知识老化、教育思想老化的问题,所以年轻教师未必就教不出好学生。由此看来,家长们的“火眼金睛”还真是任务不轻呢!

那么,到底如何来选择钢琴老师呢?

首先,科班出身、长期专业学习过钢琴是必须的。钢琴演奏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如果初学阶段基本演奏方法不正确,先入为主的概念将会给孩子日后的学习带来无尽的麻烦。而且现实中,也的确有不那么专业的教师大行其道,误人子弟。所以,家长在择师之前了解清楚教师背景非常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钢琴的时间与钢琴演奏水平、对钢琴作品的了解和理解成正比。

对于钢琴老师优劣的判定,不仅从他的“弹”,更应从他的“教”入手。有的家长反映,老师不爱说话,一堂课和孩子说不了几句话。有的孩子反映,老师说的话他都听不懂——“十六分音符是四分音符的1/4”,这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家长说,我都看出孩子的毛病了,老师怎么视而不见,不去纠正呢?

总结起来,一位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教授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的同时,使用孩子能够理解、形象化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并且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孩子在演奏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孩子不爱动脑筋,教师就应在课堂上创造让孩子动脑思考的机会,不能大包大揽或是填鸭教学。有的孩子不爱说话,表达能力差,不如经常让孩子根
据音乐编个小故事。还有的孩子自信心不强,怯场,那么就把他的课安排在中间,每次上课时都给前后上课的小朋友和家长表演一下。

另外,学生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有的孩子坐在琴凳上弓腰驼背,或是晃来晃去;有的孩子边吃东西边上课;有的孩子面部表情特别多,瞪眼睛、皱眉毛、咧嘴巴;还有的孩子不会用正常的声音回答问题,或者小得听不见,或者大声叫喊,都要及时纠正,并提醒家长重视,共同纠正这些看似是小节的毛病。

钢琴学习除了演奏技法之外,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修养的锤炼。那么钢琴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作曲家、作品、音乐风格、音乐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也必不可少。不少教师都忽略上述内容的教授,家长应该在这方面对老师提出要求。

总之,钢琴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每周教孩子弹新曲目,还有更多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有位妈妈向我咨询:“我儿子现在是四级程度,每周弹七、八首钢琴作业,有些作品练了很久都弹不顺畅,新曲子压旧曲子,有时候自己急得不行,直掉眼泪。”这位听话而可爱的男孩子的现象很有代表性,他在练琴的环节出现了问题。

一个孩子如果能每天练一个小时(对不少孩子而言,一个小时都不容易坚持呢!),一周总共才七个小时。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提高练琴效率,较好地完成老师作业呢?
办法其实很简单——“明确重点,各个击破!”

孩子上钢琴课通常都是这样:这周老师留作业,下周上课检查此作业,指出作业中错误,巩固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再据此留作业。简言之,钢琴学习是一个纠正错误的过程。那么,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错在哪,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改正的方法怎样;如果是新知识,保证孩子在课堂上学会,弹对是课堂上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这也可以成为衡量一个教师优劣的标准之一。因为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点,表明他/她的教学重点明确,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亦应该是有效的教学。

如果孩子在课堂已经基本掌握了,回家后的任务就是巩固了。但孩子们的做法往往是不太负责任地拿起曲子弹几遍就完事,经过几天没有针对性的练习,老师课上讲授的知识重点忘记了,于是就很可能出现前文那个男孩子的问题,旧曲子的问题总解决得不彻底,新曲子压上来,太多的作业,特别是太多的旧曲子,让孩子觉得很没有成就感,甚至失去兴趣。


有效的练琴方法是怎样的呢?
首先,上完钢琴课的当天最好要练琴,这是真正的“趁热打铁”,不用弹很长的时间,不用练习全部作业,只需抽出老师课堂指出的错误或教授的新知识,即难点、重点作重点练习即可。家长最好能陪在孩子身边,监督和帮助孩子纠正到位。

第二,如果上课当天算第一天的话,第二、三天的重点依旧是难点重点,同时应开始新谱子的识谱了。我建议孩子采用双手同时识谱的方法,而不要分手识谱。双手识谱对孩子视奏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视奏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RCM的考级中有视奏这项考试。

第三,第四、五两天主要任务是“熟练”,也就是要把新作品弹熟练。这里要强调的是自我评价标准问题,因为有些孩子对“熟练”的标准并不明确。这也是很多孩子弹曲子总是磕磕巴巴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弹得那样已经很不错了。怎么才能把乐曲弹熟练?不可以从头到尾一遍遍的弹,而是要把作品分成小部分。一部分一部分逐个练习,直到熟练。作曲家的创作有共同规律,表现在曲目中即为有对比有统一。简言之,有相似的曲谱和完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区别会发现,需要识的新乐谱并没有那么多。

第四,第六、七两天要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一方面,是再次确认老师这周强调的重点、难点有没有解决,另外检查其他部分有没有特别不熟练的地方。有一项数据表明,如果能够连续7遍无误地完成某中演奏或是某个动作,就表明你已经真正掌握它了。家长不妨以此作为检验的标准,看看孩子是否能连续弹奏某首曲目7遍不出差错。试后会发现,它真的很难做
到。其实,能够连续三遍完整演奏,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不会太差了。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作业量的问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孩子不同,能完成的作业量也不同,合适就是最好。以笔者的经验,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作业量稍大。初学者每周的作业量不能多于三首,其关注点应该是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上,尽量让作品弹得熟练。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孩子每周的作业设定在四首曲目左右较为适宜。作业包含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和乐曲。练习曲又可以细化为,《哈农》、《每日12首》一类单纯手指练习,和车尔尼、RCM考级等旋律性更强的练习曲,作品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乐曲的选择则尽量多涉及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以丰富孩子的音乐表现,扩展孩子的音乐视野。

在我们身边,正学钢琴的孩子多,半途而废的也不鲜见。作为家长,有孩子不成钢琴家誓不罢休的;有随便学学,会弹点儿就成的。学钢琴到底要让孩子学什么?——不知家长、教师们是否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孩子在学习演奏的同时,还应有更深刻内涵的收获。

首先,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不知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孩子们特别喜欢弹已经练熟了的曲目,一遍一遍弹得可开心了。等到练习新作品的时候,特别是最初几天,总是不那么情愿。在钢琴学习中,孩子每练习一首新曲目,都会遇到某些困难:有的体现在弹奏技巧上,有的体现在节奏中,有的体现在识谱上,有的体现在音乐表现上。在不断练习中,曲子由生疏变熟练,难点一个个被解决
了,孩子们勇于克服困难品质也就在每天的练习中被不断锤炼。
人生恐怕就是一个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迎难而上的历程,一个孩子具有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他的人生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第二,毅力、恒心、锲而不舍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许多钢琴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他们众多钢琴学生中,学得最好的不是最聪明或是天赋最好的,而是刻苦、认真,不缺课的那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
亦有数据表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与其智力因素并不一定成正比,反而是树立目标,并且朝着这一目标锲而不舍地前进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难发现,有些家庭中钢琴成为了一件摆设。从买钢琴到支付钢琴学费是笔不小的开支,经济投入也远远高于学画画,学游泳,练舞蹈。仅就经济而言,如此巨大的投入都可以半途而废,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而督促孩子每天坚持练琴,不论困了、累了,或是学习紧张,哪怕仅仅练琴20分钟,都是对其毅力、恒心、锲而不舍和责任感的锻炼与培养,更为孩子将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基础。

第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承受压力的能力。
作为成人,当你面对众人发言、表演的时候,你紧张不紧张?紧张的恐怕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头脑一片空白,张口结舌,人们常说这是心理素质差。那么,电视台主持人、演员天生心理素质就好?其实他们在舞台上同样经历过手脚冰凉、腿肚子打颤的局面,只是历练得多了,便逐步控制了紧张情绪。除了幼儿,很少有天生上台不紧张的人,往往年龄越大紧张程
度越强。孩子能有条不紊地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大大方方地演奏上一首作品,是不少家长所期望的。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只有一个:多在这种场合历练。为此,家长应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为他人演奏。
在孩子准备演奏会的过程中,从曲目选择到练熟、背会、弹精,演出时穿什么服装、演出几点开始、第几个表演、多少观众来听,这诸多事项都会对孩子产生压力,且越临近演出心理压力越大,一开始孩子免不了紧张,可能会弹错,甚至弹到一半竟然接不下去了,但是只要多参与,多鼓励,孩子的表现一定会越来越好。经受住这一次次的考验,对孩子将会是宝贵
的财富。

第四,钢琴学习更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的学习。
业余钢琴学习者说到底表演机会有限,他们最终不是成为音乐的演绎者,而是音乐的享受者。所以应通过钢琴这一切入点,让孩子了解交响乐、舞剧、歌剧、世界音乐等众多音乐文化,学会欣赏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开拓艺术视野,培养正确的审美取向,在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度过有意义、有品位、丰富多彩的人生,这才是音乐学习最终的落脚点。
“孩子什么年龄开始学琴最佳”是笔者常被问到的问题。不同家长也持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早学好,因为乐器学习都讲童子功;有的认为不要学得太早,年龄大些理解力强,进步得也快。

下面这组数据或许能给家长们些启示。1966年,第三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有33位钢琴家参加,有人对他们学琴年龄进行了调查。其中两岁开始的1位,三岁开始的3位,四岁的3位,五岁的6位,六岁的7位,八、十岁的各1位。情况表明,五至七岁开始学钢琴的21位,占63.6%,加上三、四岁的6位约占85%。可见三至七岁这个年龄段都可视为开始学习钢
琴的选择年龄。

时间已经又过去了30年,经济发展,孩子的身体、思想发育状况也不同于30年前。目前而
言,中国大多数琴童开始于四岁半到五岁,缘于国内竞争激烈、功课繁多,家长希望孩子在上学之前渡过钢琴的初学阶段,且孩子有了些学习的经验,较易跟上一年级课程;而到了初中阶段大多孩子又因为学业繁重而放弃学琴。

加拿大的情况是六、七岁为被建议学琴年龄,也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因遗憾自己儿时没能学琴而“恶补”的,但加拿大目前从事钢琴教学的老师大多开始于4、5岁。简言之,音乐学习开始于3-5岁的孩子,成为音乐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大。如钢琴演奏、教学者,作曲、指挥,音乐教师等。而7、8岁以上开始的孩子,不是不能,而是概率要小很多。通常而言,正
常的孩子,女孩最早4岁半,男孩5岁就应该能够适应一对一的钢琴课了。

所谓童子功是指学龄前儿童手指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手的关节和键膜都还柔软,这种生理上的可塑性,给学习钢琴弹奏技术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如果抓住这个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训练,孩子手的幅度,手指间的伸张力,手指关节的弹性、灵活性都将逐步造就。另外,学龄前时期也是对固定音高培养的最佳时期,年龄越大训练越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确立固定
音高概念(笔者有另外文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手指机能和对音高的辨认是影响能否成为音乐专门人才的重要“硬件”因素。

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特性不同。家长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学音乐的机会,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为此,年龄并不应成为家长关心的主要问题,而通过钢琴学习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才是家长应该关注的。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不那么感兴趣,不要着急上钢琴课,可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先让孩子上上奥尔夫(ORFF)、铃木(SUZUKI)音乐课程,它是集体课性质的,通常都是在音乐中做游戏。另外,让孩子的生活随时处在音乐的氛围里,车上,家里都能有些背景音乐。或有意识地带孩子多参加小朋友的音乐会等。兴趣问题解决了,钢琴课才能有效果。

如果你的孩子音准不是很好,那可以早一些开始学,音准问题的改善越早越好。

如果你的孩子有兴趣,但是坐不住,注意力时间短,那也可以早点开始学习,此时的钢琴学习应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主。因为一对一的上课模式,只要老师方法得当,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并逐渐延长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试想一下,集体课上,老师的耐心、注意力分配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有多少?

如果你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差,也应该早学琴。在钢琴演奏中,需要调动手、眼、脑、口,甚至脚(踩踏板)等多个部位共同协作,这些都是小的肢体动作。与此同时,配合大的肢体动作,如跳绳、游泳等体育项目,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的协调性有很好的改善。

如果你是个繁忙的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上课,或是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练琴情况,那么不妨等孩子大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时再开始,否则是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赞 (0)

猜你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