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琴 » 钢琴陪练 » 优秀的陪练妈妈都会做好这七件事儿

优秀的陪练妈妈都会做好这七件事儿

优秀的陪练妈妈都会做好这七件事儿
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的。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二至七岁的儿童一般是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大多不可能从理性上明白自己学琴的目的,也不大会在练习中对自己提出目标,找出办法。因此,家长在其中的传达、督促骑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能否做一个好家长,恐怕是直接影响到你的孩子能否顺利入门并把钢琴学好的关键。

陪孩子一起学琴是个好办法。

你会体验到他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你也能真正地听懂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你也能对他进行有效的督促,而不是一般性的号召。

1、切忌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懂音乐,学不好音乐的话
儿童都是崇拜自己父母的,如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都不能学好的事,那么这件事必定是很艰巨的了!这就会给他们造成畏难情绪。

即便是你对音乐不太内行,这里教你一招,有几个问题问你的孩子总不会错的:手指举高了吗?分句对吗?休止符忘了吗?速度平均吗?等等。
2、性情在艺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当保持你和孩子的愉快的兴趣
在陪孩子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他的智力和你智力上的差距。(倘若你真能练琴的话,就会理解他的难处。)要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并把这件事看成是对自己修身养性的新任务,是对自我的挑战。

打了孩子,哭闹一场,今天的练习就算完了。天天如此的话,就会使孩子产生憎厌的心理,到头来,你的艺术教育计划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那时你们辛苦积攒买来的琴就没用了,可能就会立刻冷静下来吧。

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回忆他3岁的时候,母亲天天晚上开着门练琴,让呆在育儿室里的孩子听着贝多芬的奏鸣曲入睡,使他从小就把音乐作为一种最自然、最舒畅的心境接受。史兰倩丝卡回忆她4岁学琴的时候,有位老师,每堂课后都会讲些希腊神话给她听,尽管这些故事和音乐未必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使小史兰倩丝卡盼望着上琴课,并把想象力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了。

3、严要求不等于板起面孔,贬低孩子的成就
很多人以为严要求就是板起面孔,贬低孩子的成就。

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人是需要鼓励的,更何况是孩子。要培养孩子的信心,这会帮助他克服种种困难。因此,从今天起,就要养成一个口头禅:“聪明!”用它作为你指出他的缺点之前的发语词,甚至用这个字取代你辞典里诸如“笨蛋!”之类的种种词汇,就会使他愉快地接受你的教导。
4、在让孩子练习的时候,既不要“计时制”——他们会想各种理由
例如喝水上厕所的,以便拖延时间;也不要简单的“计件制”,——这会使他们养成越弹越快,潦草收场的坏习惯。初学琴时,应该自始至终地陪在一旁,按老师的要求辅导他练习。或者规定弹好弹对的次数,这样就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求了。

5、一次正确的弹奏是多方面的
音要弹对,节奏要准确,手的姿势不能走样,等等,年幼的孩子未必能一次就把所有的要求都做到,因此,不妨暂时眼开眼闭,逐次增加要求。在这过程中,与孩子一起回忆老师的要求,并让他找出自己的错处和不足,倘能这样做,就会让他尽早地学会用自己的耳朵评判音乐。等到孩子七八岁了,就可实行验收制。孩子认为要求做到了,经你的验收合格才算练习结束。

6、急时督促他巩固新知
因为早期阶段很容易犯错,常常是在上课时都懂,而回家一练习,动作就走样了,因此要说服孩子,养成上课之后当天再练一阵的好习惯,以便回忆一下上课的内容和要求,及时巩固新知。否则很多孩子到上课第二天就把课上老师的要求忘得一干二净。

不错,我们陪练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方法并独自练琴。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很幼小的话,最好先陪他练个几年再说。
7、三个不要
一:不要忘记儿童的注意力最多只有二十分钟。因此,我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次练琴不超过半小时,有时间可分多次练习。 

二:不要把一个已经是肯坐下来练琴的孩子的上课进展情况,与‘好’‘坏’的概念挂钩。倘若你的孩子学的是跳高,你就明白:并不因为他没有跳过一定的高度,就不好。应该用肯定他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作总结,代替那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引进的、原本属于品德评定的这两个字。

三:不要把老师是否给新功课看成是有否进步的标志。经过老师教导后的、让学生再去复习的“旧”功课,才是学得技术的重要途径。许多家长把复习功课叫“炒冷饭”,给儿童投下喜新厌旧的阴影。

若是真的想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爱好,首先就得让他明白你们对他学琴这件事的重视。这不是要你说些你花了多少学费让他学琴之类的话,而是要表现出对他的精神劳动的尊重与支持,随时关注。另外,同处一室,要保持安静

 

赞 (0)

猜你喜欢

下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