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不光是培养单纯的钢琴弹奏技巧,同样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格教育的大好时机。如果孩子能知道练琴是自己的事情,每天自觉练琴,那就要恭喜父母了,他不仅在钢琴学习能够更进一步,情商学习也很有成效。
有不少家长反应陪孩子去上课,每天叫他练琴简直是斗智斗勇。上课前要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落下东西孩子还会发脾气。每次在家练琴,要至少提前半小时就开始“三催四请”,一会儿说喝水,一会儿说上厕所,忙得“不可开交”……家长忙前顾后的,还要督促孩子回忆课上老师提过的要求,太难了!
就这样,孩子还有特别多理由,什么“妈妈你这么喜欢钢琴你自己练好了,为什么非要我练啊”,“练好钢琴有什么用啊,又不是人人都能成郎朗”,每每用这些歪理气得家长头疼,其实他该练还是会练,但就像完成一件任务,每次都要啰嗦很久。而且每练一遍都要算好,不多不少,即使弹得质量不好也不会加练,反而还会质问家长“你们不是说好只要弹五遍的嘛,为什么还要多练,爸爸妈妈你们说话不算话”。
如今年轻一代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算是“既放松又抓得紧”,既听取孩子的心声,但在该做决断的时候还是比较坚持的。
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不把练琴当成自己的事情、有益的事情,而是当成爸爸妈妈的事情、或是家长布置的任务,不一定就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因为爸爸妈妈做得太多了!
很多老师们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琴童所有的琴谱和书本,都是家长帮着拿。甚至有些家长还帮忙记课堂笔记,记录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回家练习要求。
这样的包办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的暗示就是:琴谱爸爸妈妈拿,琴是为爸爸妈妈而练,学钢琴和我没有直接关系。
建议所有的家长,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明白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懂得独立的重要性。琴谱让孩子自己拿!
包括练琴时要准备的一系列物品,也让他自己准备。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帮助,如果他有遗漏可以提醒他,但绝对不要全盘包办。
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暗示:练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和琴相关的东西,孩子都要自己负起责任来!
其实除了拿琴谱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包括每天练琴选在什么时间段,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外,今天还想弹哪些曲子、每次练琴的进度安排等等。中国的家长对孩子溺爱,上完课就会放松,像完成了任务一般,转身就投入去做其他事情了。
但其实上课当天孩子对于课上布置的作业记忆最为深刻,在课后尽快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非常必要。当天练琴的效果在一周中最高,一旦发现对老师的要求有不理解、或是练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直接与老师联系。
不要看轻孩子的独立能力,他完全可以理解并做到这些。让他慢慢学会自己做主,有更多的权利,同样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能让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主动积极的交流互动。真的让孩子明白学琴时自己的事情,不是为父母或是老师完成任务交作业的。这样孩子学起来,才会充满动力,对未来有长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