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为蕙,6岁时因参演电影《巴山夜雨》获得首届金鸡奖最佳配角奖,14岁赴美留学,29岁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艺术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茅为蕙曾和世界各国近50个交响乐团合作过,每年举办近60场音乐会,1999年再度被评选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施坦威艺术家。2006年起,茅为蕙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每到一处,除了开音乐会和进行大师班授课之外,都必开一节公开课,与琴童、家长和老师交流。她著有《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对无数琴童家长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专业、实用的答案。
旅美钢琴家茅为蕙博士去过中国大小四五十个城市,无论南北、大城市和小县城、博士教授或蓝领工人,中国的琴童家长对“孩子该如何学琴”的迷茫和困惑几乎一致。很多家长问她“学钢琴能帮助我女儿开朗一些吗?”“学钢琴真的能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吗?”“孩子不肯练琴,该不该打?”让她最难忘的问题是:“茅老师,你考过了钢琴10级吗?”
现在有的考级已经变成了学生学琴的目的,家长之间攀比的工具,小升初的报名表格之一,老师偷懒的最佳“掩护”,早已远离了陶冶孩子情操的初衷。无论他今后是企业家、工程师、医生,还是律师,我们都希望孩子童年时学习音乐的历程充满了自信、满足、愉快和美好,成年后能让钢琴成为最好的伙伴、最真的寄托和最美的回忆。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
“不管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家长一定要认准孩子的确略有音乐上的灵气和兴趣再慎重开始,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热情。”茅为蕙建议家长通过对孩子手、耳、记忆力等几方面的简单评判,来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音乐潜质。
茅为蕙说,四五岁的小孩子,手形已经基本能看出来。一是看手指特别是关节部分是硬还是软,太硬不行,太软更不好;二是看各个手指之间离得够不够远,手张得越开,以后弹琴越轻松。至于手指的长度,小指最好能到达无名指最上面一个关节。
“耳朵关系到乐感和节奏感。”茅为蕙举例说,大人拍掌让小孩子跟着唱歌,看他是否跟得上节拍,是否有本能的节奏感。或者放一个钢琴曲,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当的形容词来表示,“比如,说像放鞭炮,或者说是像爆米花的感觉。”
测试记忆力,可以由妈妈唱一首歌,让孩子学着唱,看孩子有没有基本的音乐模仿力。或者放一个曲子,第二天再放一遍,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这三点都具备,那么孩子的音乐潜质至少是在标准线之上的。”
针对很多家长让孩子先学电子琴作为入门的做法,茅为蕙指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学电子琴虽然可以帮助孩子认谱,但电子琴的触键没有深浅,声音没有轻响,孩子弹了几年的电子琴后,仍然不能培养出任何掌控键盘的力量,对后来学钢琴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初学阶段,茅为蕙建议先上集体课,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孩子记忆、领会学到的东西,而且大课更有课堂的氛围,学生会更有敬畏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讲。上完一段时间的集体课后,再改为一对一的小课。这时候,孩子对钢琴和键盘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了,钢琴不再是个庞然怪物,再上小课会感觉更自然,学习效率也会更高。